题文诗:
诸天宫室,皆悬在空,虚中言天,中人其皆,
有空虚之,身能飞行,目能微视,耳能微听,
变化三天,此是无上,正真道界.最有功德,
乃得生此,天中此天,以下各随,功德多少,
所生各有,重界昆仑,山以下有,九地地下,
有一重水,水下有风.如是风水,之地各各,
有九重也,更相擎持.今地动是,风水摇也.
王者有大,功德若有,冤酷故天,地为之动,
鬼神为之,感此九地,之下各有,诸鬼官府,
及诸地狱.九天之中,亦有地狱.九天之上,
仙圣所住.九天之下,鬼神所住,即是今之,
邪官邪伪,所统其中,各有君王,更相主录,
无有毫差.天门西北,地户东南.天门地户,
正相对之.东名钧天,有八十一,国纵广八,
万一千里,今之土国.山之南名,曰炎天有,
六十四国,纵广六万,四千里山,之西名曰,
素天有四,十九国纵,广四万九,千里山之,
北名玄天,有二十五,国纵广二,万五千里。
如此四天,之民土界,各异以别,日月星辰,
五岳四渎,三十六山.彼三天之,所生不同,
在人罪福.故书不载,自今及古,天生圣人,
不使书说,正在此一,国土君臣,父子尊卑、
善恶此天,之民最苦,耕织赋役,有饥渴及,
疾病官府,死生之痛.人生时能,备道科或,
死七日后,皆生诸天,中福舍安,稳处长在,
道气气中,无复谪罚,福流子孙,能解脱七,
世重罪若,下生人中,必为豪贵,子孙生时,
惟恶无善,死入地狱,考治魂魄,苦痛备至,
归罪谪罪,以力偿人.若出为人,必生下贱,
痴愚之中.昆仑四天,以外有铁,围山山外,
有日月所,不照名曰,八冥界则,泰山府君,
统领储狱.人死归之,简录罪福,然后分遣,
其人入诸,狱有镬汤,转轮铜柱,铁锥刀剑,
诸苦痛也,不可具言.过此九天,九地昆仑,
四方六合,穷此外惟,有元气周,匝虚无所,
复有圣贤,所不能辩.其地气黄,黄主中央,
故昆仑山,者如车毂,六合施之.今之日月,
出从汤谷,汤谷中有,木名扶桑.日出时上,
其上半天,而行暮没,时入蒙汜.蒙汜汤谷,
皆水名与,地一重水,相通故今,地与日月,
相逮而行,出入长短,亏盈机衡,之数从此,
始天地死,生变化穷.六合之内,一生一死,
辗转相起.善恶昭彰,如影随形,真情自神.
【原文】
诸天宫室皆悬在空虚中,言天中人皆有空虚之身,能飞行,目能微视,耳能微听,变化三天,是无上正真道界。最有功德,乃得生此天中。此天以下各随功德多少,所生各有重界。昆仑山以下有九地,地下有一重水,水下有风。如是风水之地各各有九重,更相擎持。今之地动者,是风水摇也。王者有大功德,若有冤酷,故天地为之动,鬼神为之感。此九地之下各有诸鬼官府及诸地狱。
【译文】
诸天宫室悬在空虚中,天中的人有空虚之身能飞行,目能微视、耳能微听,变化于三天之中,这里是无上正真道界,只有最有功德之人才能生于此天中。此天以下,根据功德多少,所生之处各有不同重界。昆仑山以下有九地,地下有一重水,水下有风,这样的风水之地各有九重,相互擎持。如今大地震动,是风水摇动所致。王者有大功德,若有冤屈残酷之事,天地就会为之震动,鬼神也会被感动。这九地之下各有诸鬼官府以及诸地狱。
【原文】
九天中亦有狱。九天之上,仙圣所住。九天之下,鬼神之所住,即是今之邪官邪伪之所统。其中各有君王,更相主录,无有毫差也。天门在西北,地户在东南。天门地户,正相对之神。
【译文】
九天之中也有狱,九天之上是仙圣居住的地方,九天之下则是鬼神的住所,并且被描述为是如今所谓“邪官邪伪” 所统辖的区域。这种划分体现了一种鲜明的等级观念和善恶分野。每个区域都有君王进行管理,而且秩序井然,“更相主录,无有毫差也”,说明这个体系有着严格的管理机制。天门在西北,地户在东南,二者正相对。
【原文】
东名曰钧天,有八十一国,纵广八万一千里,今之土国也。山之南名曰炎天,有六十四国,纵广六万四千里。山之西名曰素天,有四十九国,纵广四万九千里。山之北名曰玄天,有二十五国,纵广二万五千里。如此四天之民,土界各异,别日月星辰、五岳四渎、三十六山。
【译文】
东方钧天:东方名为钧天,有八十一国,其地域纵广达到八万一千里,被描述为现今的土国。
南方炎天:山的南方称为炎天,有六十四国,纵广六万四千里。
西方素天:山的西方叫做素天,有四十九国,纵广四万九千里。
北方玄天:山的北方名为玄天,有二十五国,纵广二万五千里。
四天之民的土界各异,这表明东方钧天、南方炎天、西方素天和北方玄天这四个区域的土地边界是不同的。这种不同可能体现在地形地貌、土壤质地、土地的广袤程度等多个方面。
【原文】
彼三天所生不同,在人罪福。故书所不载,自今及古,天生圣人,不使书说,正在此一国土,君臣、父子、尊卑、善恶,此天之民最苦,耕织赋役,有饥渴、疾病、官府,死生之痛。人生时能备道科,或死七日后,皆生诸天中福舍安稳之处,长在道气气中,无复谪罚,福流子孙,能解脱七世重罪。若下生人中,必为豪贵子孙。生时惟恶无善,死时入地狱,考治魂魄,苦痛备至,归罪谪罪,以力偿人。若出为人,必生下贱痴愚之中。
【译文】
不同天界与人的罪福关联:
“彼三天所生不同,在人罪福”,这里指出不同的天界(可能包括前文提到的四天以及其他未详细说明的天界)的诞生与人的罪与福密切相关。这反映了一种因果报应的观念,即人的行为善恶会决定其死后所去的天界或者遭受的命运。
圣人与书说的局限:
“故书所不载,自今及古,天生圣人,不使书说,正在此一国土”,意味着关于某些特定的国土(可能指人间)的情况,书籍中没有记载,而且自古以来天生的圣人也没有通过书籍来讲述。这暗示了人间的复杂性和神秘性,以及有些真理可能超越了文字的表达范围。
人间之苦与善恶后果:
“君臣、父子、尊卑、善恶,此天之民最苦,耕织赋役,有饥渴、疾病、官府,死生之痛”,描述了人间的各种社会关系和苦难。在人间,人们面临着君臣、父子等社会等级关系的约束,同时还要承受耕织赋役的辛劳,以及饥渴、疾病、官府的压力和生死的痛苦。这体现了古代人对人间生活困境的深刻认识。
“人生时能备道科,或死七日后,皆生诸天中福舍安稳之处,长在道气气中,无复谪罚,福流子孙,能解脱七世重罪”,如果人在活着的时候能够遵循道的规范(备道科),那么死后七天就有可能生于诸天中的福舍安稳之处,长久处于道气之中,不再受到谪罚,并且福泽还能流传给子孙,能够解脱七世的重罪。这强调了道德修行在人生中的重要性,以及对死后命运和子孙福祉的积极影响。
“若生时惟恶无善,死时入地狱,考治魂魄,苦痛备至,归罪谪罪,以力偿人。若出为人,必生下贱痴愚之中”,相反,如果人生时只有恶行而没有善行,死后就会进入地狱,魂魄受到拷问和惩治,承受极大的痛苦,并且要归罪受罚,以力量来偿还罪过。如果再次投生为人,必定会出生在低贱痴愚的环境中。这进一步强化了善恶有报的观念,警示人们要行善积德,避免恶行带来的悲惨后果。
【原文】昆仑四天以外有铁围山,山外有日月所不照,名曰八冥界,则泰山府君之位,统领储狱。人死归之,简录罪福,然后分遣其人入于诸狱中。狱中有镬汤、转轮、铜柱、铁锥、刀剑诸苦痛,不可具言。过此九天九地、昆仑四方,六合穷此。此外惟有元气周匝虚无所,复有圣贤所不能辩。地气黄,黄主中央,故昆仑山者如车毂,六合施之也。今之日月出从汤谷,汤谷中有木名扶桑。日出时上其上半天而行,暮没时入蒙汜。蒙汜、汤谷,皆水名耳,与地一重水相通。故今地与日月相逮而行,出入、长短、亏盈、机衡之数,从此而始,天地死生变化穷。六合之内,一生一死,辗转相起。【译文】一、铁围山与八冥界“昆仑四天以外有铁围山,山外有日月所不照,名曰八冥界,则泰山府君之位,统领储狱。”昆仑四天之外存在铁围山,在铁围山之外是日月光芒无法照耀到的地方,被称为八冥界。这里由泰山府君统领着众多地狱。在古代神话中,泰山府君常被认为是掌管生死和地狱的神灵。二、人死归处与罪福简录“人死归之,简录罪福,然后分遣其人入于诸狱中。狱中有镬汤、转轮、铜柱、铁锥、刀剑诸苦痛,不可具言。”人死后会归到八冥界,在这里会被审查记录一生的罪与福。然后根据其善恶表现,分别被派遣到不同的狱中。这些狱中有着各种令人难以忍受的苦痛,如镬汤(滚烫的汤锅)、转轮、铜柱、铁锥、刀剑等,其痛苦程度难以用言语完全描述。这反映了古人对于善恶报应和死后审判的想象。三、宇宙范围与昆仑山的地位“过此九天九地、昆仑四方,六合穷此。此外惟有元气周匝虚无所,复有圣贤所不能辩。地气黄,黄主中央,故昆仑山者如车毂,六合施之也。”超越九天九地以及昆仑四方的范围后,就到了宇宙的尽头,六合(上下和四方,泛指天地或宇宙)也到此为止。在这个范围之外,只有元气环绕着虚无的空间,即使是圣贤也难以分辨清楚。地气为黄色,黄色主宰中央,所以昆仑山就像车毂一样,是宇宙的中心,六合围绕着它运转。这体现了昆仑山在古代宇宙观中的重要地位。四、日月运行与相关水域“今之日月出从汤谷,汤谷中有木名扶桑。日出时上其上半天而行,暮没时入蒙汜。蒙汜、汤谷,皆水名耳,与地一重水相通。故今地与日月相逮而行,出入、长短、亏盈、机衡之数,从此而始,天地死生变化穷。六合之内,一生一死,辗转相起。”现今的日月从汤谷升起,汤谷中有一棵名为扶桑的树。太阳在日出时从扶桑上升到天空的上半部分运行,傍晚落下时进入蒙汜。蒙汜和汤谷都是水域的名称,它们与地上的一重水相通。因此,现在的大地与日月相互追逐运行,日月的出入、长短、亏盈以及运行的规律,都从这里开始。天地间的生死变化也在此无穷无尽地循环。在六合之内,生和死相互交替,辗转兴起。这描述了古代人对日月运行规律以及天地生死循环的理解和想象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